丘北顶部1 丘北顶部2 丘北顶部3 丘北顶部4

丘北壮族会举行传统器乐交流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18-08-14 11:34:48   阅读 11039   来源:文山新闻网丘北县  

文网讯  为挖掘壮族民间传统经典乐器,弘扬和传承壮族优秀文化。8月6日,文山壮学研究会丘北分会举办了主题为"非遗瑰宝 薪火相承"的壮族传统乐器技艺传承交流会,来自丘北县各乡镇的80余名民间艺人参加了活动。

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人员中,年龄最小的34岁,最大的80岁。在为期一天的活动中,他们满怀激情,热情洋溢地展示了各自的才艺。

 

吉他演奏

 

虫茧巴乌合奏

竹笛、二胡演奏

树叶演奏

据了解,丘北壮族器乐文化渊源流长,种类极多,一代又一代的壮族民间艺人,把动听的乐器声传承至今。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频繁,许多农村人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繁忙的工作和新的城市环境,让许多人放下了手中的技艺。致使壮族器乐等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的这些精品文化,2018年4月,丘北壮学会成立了"壮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传承小组",共组建了丘北壮族麽文化、民间器乐、山歌舞蹈、弄呀歪、传统美食、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等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安排有责任人,并明确其目标任务,将对这些壮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并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传承和展示活动,让许多濒临消失的技艺得到充分展示并长久保留。此次开展的壮族传统乐器技艺传承交流活动,系"壮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传承小组"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发、改良和创新壮族乐器,吸引更多的民间艺人热爱本民族传统乐器,让更多的民间艺人积极参与乐器演凑实践和艺术表演实践,吸收创新型音乐人才与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年轻人,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丘北壮族音乐文化。

虫茧巴乌独奏

独特乐器:虫茧巴乌(壮文:Mbokbeij)是壮族独特乐器之一。以双管为主,壮语叫"布呗",它以油竹为管,虫壳(一种虫茧,壮语:Beijnon 呗卵)为哨。多用以倾吐爱情,其曲调、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有的曲调委婉细腻,有的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当夜深人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壮乡山野的时候,优美动听的巴乌声,回荡在旷野,流进人们的心田。听到这撩拨人心的巴乌声,姑娘们就会相约走出家门,顺着巴乌声去与心上人约。

竹笛演奏

唢呐演奏

丘北县锦屏镇的祥已、旦古、碧松就,平寨乡的板江,温浏的令冲、石别,官寨乡的水头、大矣勒、白马等村寨,至今还保留一些古朴传统的、旋律优美的巴乌曲调。如《引情调》《玩耍在街心》曲调委婉细腻的《心里乐悠悠》《相见笑颜开》,也有如泣如诉的《哭母调》《孩子没有公鸡高》等。壮乡人用巴乌声描绘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巴乌声常常把姑娘们的思绪牵得很远很远……

(文:王伟忠,陆生雄 /图:张天曾)

(编辑:刘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