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顶部1 丘北顶部2 丘北顶部3 丘北顶部4

丘北腻脚:念好“产业经” 奏响“富民曲”

发布时间:2021-11-10 10:29:20  

——丘北县腻脚乡多措并举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纪实

今年以来,丘北县腻脚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发展上,以大抓产业、大上产业、大干产业的导向,持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水平,不断扩大绿色食品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高效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聚焦“建”字,夯实打牢发展基础。该乡把加快补齐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短板作为巩固提升产业兴旺的先决条件,最大程度减少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年内整合资金100万元在大铁村实施辣椒收购厂建设项目,配套建设冷库、烘干设备及分拣房,规划示范种植辣椒1000亩;投资577万元建设夏秋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及冷链物流中心,配套建设厂房1500平方米、冷库2000立方米、田间管网10000米;筹集资金109万元新建4个总容量为5900立方米的花池;新建烤房211所,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着眼“稳”字,提升粮食畜牧产能。坚持绿色兴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今年均衡种植粮食作物6.66万亩,总产量达2435万公斤。按照“稳生猪、增牛羊、扩家禽、养特色”的发展思路,着力推动“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推进生态畜牧转型升级,年内稳定出栏生猪5.67万头、牛1.04万头、羊4.07万只、家禽4.7万羽,切实提升了畜牧产能。

突出“实”字,打造绿色食品基地。聚焦优势单品、优势区域,进一步调整优化雪莲果、辣椒、夏秋蔬菜、南瓜、粉红腰豆、魔芋等绿色产业的结构布局,推动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重点,推动绿色食品由扩量增产向提质增效转变,提高附加值,增强带农富农能力,年内全乡种植雪莲果1.2万亩、辣椒1.82万亩、夏秋蔬菜1.78万亩、南瓜3万亩、粉红腰豆2.2万亩、魔芋3000亩,绿色食品种植总面积达10.3万亩,总产值预计达2.84亿元,全力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乡镇迈进。

立足“特”字,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积极构建起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协同高效的合作关系,全面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的合作模式,牢牢抓住“以销定产”这个核心,坚定不移发展万寿菊、烤烟两个主导产业。以“控量提质、调优结构、打造品牌、创新发展”为主线,全力打造“10万担”核心烟区,年内全乡共有952户烟农种植烤烟2.42万亩,收购烟叶6.55万担,烟农收入9743.16万元,创税2143万元;采取签订销售合同方式稳住万寿菊种植户种植的积极性,指导农户应卖尽卖,督促公司应收尽收。目前,全乡共有2135户农户种植万寿菊3.87万亩,收购量达5.5万吨,花农收入9039.18万元。

围绕“新”字,不断丰富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培育中草药种植绿色产业,为农户开出致富良方。创新三七种植技术,推广使用高效轮作集成技术,全程在老七地上进行种植,在有效解决三七发展“选地难”的基础上,不断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亩产量。目前,全乡三七在地面积1.01万亩,产值预计可达3030万元。引进文山云浩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到辖区内发展白芨,该合作社规划投资4948万元在石洞门村实施“百草园”名贵药材标准化种植项目,计划种植白芨1000亩,今年试种107亩。同时,部分个体户探索种植黄精7亩、重楼25亩、金银花20亩,2022年将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种植。

锚定“融”字,全力探索农旅结合模式。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全域旅游、大健康产业等协同发展,不断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内涵外延。充分挖掘万寿菊的观赏价值和环保价值,探索发展农业观光项目,投资12.5万元建设景观台1座,配套建设过道、楼梯,以观景台为中心连片种植万寿菊。6月至9月,连片万寿菊花竞相绽放,金黄色的花海一望无际,与山上的风车、青山蓝天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童话般的美丽画卷,吸引各地前来观景“打卡”的游客1.2万人次,发挥了万寿菊产业对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引领、辐射作用。

(来源:瞭望丘北)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侯佑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