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近日,记者走进丘北县曰者镇茶花村,一幢幢崭新的民居映入眼帘,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放,金色的稻田里随处可见抢收的农民,展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
茶花村隶属曰者镇曰者行政村,是丘北县红旗水库库区移民搬迁后扶亮点村。近年来,在党委政府带领下,移民群众立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感党恩、固团结、促振兴”的目标,修建新住房、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早熟蜜桃产业、保护和传承壮族民俗文化、强化社会治理。如今,村里村外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体库区移民开启了新生活。
“快来家里坐坐。”见记者一行人的到来,热情好客的杨加英老人连连招呼。院内花香四溢,宽敞明亮的客厅,电视机、沙发、饮水机等家电家具一应俱全。“感谢党的好政策,如今我们衣食无忧,还生活在花园一样的村子,日子像蜜一样甜。”说起今天的幸福生活,杨加英喜上眉梢。
据了解,2021年,曰者镇通过争取民族团结示范村“十百千万工程”项目资金100万元,实施了茶花村绿化美化等项目工程。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茶花村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效果,亮化了村容村貌、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村庄变美了,村民“钱袋子”也要鼓起来。为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曰者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移民专项资金补助,群众种植管理,公司技术指导并保护价收购”的模式,在茶花村大力发展蜜桃、中草药种植、桑蚕等特色产业,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在杨加英老人的家中,记者还看到一间蚕房,一屉屉雪白的桑蚕正在摇头晃脑吃着桑叶,杨加英老人告诉记者,养蚕是个轻松活,收益也可观。
“我今年70岁了,养蚕不费体力,我一个人也能喂养。现在这批蚕也马上要结茧。我家一年可以卖五次蚕茧,有专门的人来收,一年收入还是有万余元。”杨加英说。
为进一步拓宽茶花村村民的增收渠道,曰者镇还将村集体资源和基础设施入股与旅游开发龙头企业合作开发乡村旅游,村集体每年固定分红8万元。同时村民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及出售特色农产品增收。
借着茶花村发展旅游业的“东风”,茶花村村小组长罗文斌今年投入了4万元,把自己家进行了装修,搞起了农家乐。
“我把自己家装修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乐,今年7月正式营业,虽然现在还是起步阶段,但随着村里旅游业的发展,我相信我的农家乐生意会越来越好!”罗文斌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刘梅 张军丽)
(编辑:罗贤慧 排版:冯明兰 责编:资云波 终审:刘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