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打时差,反季节上市,提升单品价格,实现产业增收,这是广南县篆角乡发展香椿产业唱的“反调”。
近日,在广南县椿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香椿种植基地里,每天有40余人采摘香椿,一派忙碌的景象。香椿打包后,通过航空或冷链运往“北上广”。
据广南县椿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贤梅介绍,红油四季香椿春天也可以上市,但价格不高不稳,所以采取打时间差,反季节上市的方式,做好稀缺市场。“这个基地种植反季节红油香椿2240亩,采取反季节销售,市场价格比较好。”
红油香椿主要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各大超市,价格较高时,可卖到260元至280元/公斤,市场需求量大,价值可观。
红油香椿种植是个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从栽种、中耕管理、采摘都离不开大量人工操作。一年四季2000余亩香椿基地,平均每天40人,每人每天80元,每年劳务支出100万余元。
篆角乡积极引进当地致富带头人回乡成立广南县椿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干坝村委会小罗瓦村和木梳村发展香椿产业2240亩,并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发展香椿1000余亩,合作社负责苗木销售,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市场营销,合作社与农户香椿年产值预计800万元。
为稳步推动香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篆角乡党委政府主动服务,积极规划,为合作社申报“一村一品”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100万余元,在全乡开发可发展香椿产业地块,动员群众利用房前屋后栽种香椿,发展庭院经济。
广南县篆角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崇建说:“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篆角乡香椿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展香椿种植,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种植香椿,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局面。”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丽越)
(编辑:董飞 排版:冯明兰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