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 壮族的“饭豆粑粑” “酥子汤圆”你吃了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 冬至一到,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来到,年关将至,新的一年离我们不远了。自古以来,民间非常重视冬至,重视程度不亚于新年,甚至在我国的南方还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由此,各地也流传着各异的“冬至节”民风习俗。在丘北县,各族群众以什么样的习俗庆祝这个节日呢?我们来看看: 壮族别样“饭豆粑粑”寒冬送暖意 冬至这天,热情好客的壮族民众以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制作“饭豆粑粑”的方式迎接冬至的到来。大清早,家家忙着购买鲜肉、蒜苗、芹菜等时鲜菜,糯米和当地俗称饭豆、老鼠豆的小赤豆来制作“饭豆粑粑”。 一家老小聚齐后,先把浸泡透实的糯米上锅蒸熟,用水把赤豆煮熟捞出捣碎,鲜肉剁碎和生姜、蒜苗或芹菜一起炒熟,再放入捣碎的赤豆面糊制成味道独特、鲜味可口的赤豆料馅。 料馅制好后,拿出专用的木制“粑粑盆”,倒入蒸熟的糯米,招呼众人各执一根竹竿合力把糯米捣碎捣黏。然后把捣黏的糯米放在撒好捣碎的酥子面上,裹成长条后揪成大小合适的小团,把糯米团摊开放入制好的赤豆料馅包起来,外形如同大饺子、软糯可口的“赤豆粑粑”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饭豆粑粑”时,有的手执竹竿冲捣糯米,有的包裹“赤豆粑粑”,有的忙着品尝自己亲手包制的粑粑,家里一片欢乐的笑声! 意味着“五谷丰登,繁荣景象”的“饭豆粑粑”不仅是丘北壮族同胞一道味道独特的美食,它还是壮家群众外出打工族时刻惦记的家乡味道。 临近冬至时节,在外打工的壮家人就叮嘱家乡人制作“饭豆粑粑”,纷纷通过快递物流邮寄到全国各地打工族手中。他们吃着来自家乡原生原味的“饭豆粑粑”,回味着家乡的味道,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吃下这碗汤圆,盼来年顺利美满 冬至时节,除了壮族群众制作“饭豆粑粑”外,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群众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庆贺冬至。 (丘北融媒体记者:罗梅艳) (编辑:曾炜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