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顶部1 丘北顶部2 丘北顶部3 丘北顶部4

陶正礼:用无私和担当浇铸闪亮的警魂

发布时间:2017-09-21 09:52:21   来源:文山新闻网丘北县  

法医,是一个很少被人了解和理解的职业。有人说,法医工作默默无闻、枯燥无味,整天和死神打交道,是一个冷酷的职业。有人说,法医是与死者对话的谋士,是敢于直面死亡的勇者,更是破译死亡"密码"的高手。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宋提刑--宋慈,"听讼清明,决事刚果,以民命为重",凭借一部《洗冤录》名垂千古,被后世人称为"法医学之父"。在丘北县公安局,也有一个"提刑官"陶正礼,用精湛的技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二十余年的法医生涯里,演绎屡破悬案的传奇。

 

无悔的选择  坚实的步履

 

陶正礼的家乡是丘北县一个偏远的苗族村寨,贫苦的童年生活让陶正礼分外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1992年陶正礼以优异的成绩从文山卫校医疗专业毕业后,毅然从警,从此成了公安队伍普通的一员。

脱下深蓝色的制服走在人海川流,他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只要进入工作状态,他就像敏捷的猎豹,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敏锐。他能在漆黑幽长的下水道里摸爬着寻找线索,也会在蛆虫满地、臭气熏天的凶杀现场搜查证据,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的困难和死亡气息,他没有退却,而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迎接挑战,把智慧、勇气、敏锐倾注到自己钟爱的法医工作中,把起早贪黑、跋山涉水、野地作业当做自己人生的"家常便饭"。

只要有案件、有现场、有尸体就离不开技术员,离不开法医,腐的、烂的、臭的,无论怎样恐怖、怎样艰难都要从容面对。二十多年来,和他一起从事技术工作的干警有的转了行,有的调离技术岗位。唯有陶正礼,用他的执着和精湛技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像一颗坚硬的螺丝钉,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2002年9月,丘北县锦屏镇的何某失踪,第三天家属在村子北面发现何某被掩埋的尸体。接报后,陶正礼和侦查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虽然天已入秋,但被掩埋了3天的尸体已经腐烂,发出阵阵恶臭。面对腐烂的尸体,陶正礼厘清思路认真细致地勘查现场,为案件提供了正确的破案线索和证据,最终将凶手绳之于法。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2月,丘北县平寨乡发现一具高度腐败的男性尸体,死者死亡时间较长,身上爬满了蛆虫,现场周围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恶臭。很多侦查员因为受不了尸体的臭味,都躲得远远的。只有陶正礼顶着烈日和尸体发出的恶臭,认真细致地勘验现场,小心地摆弄腐烂的尸体。在对尸体进行法医解剖后,陶正礼作出了死者系自杀的结论。家属对结论表示质疑,陶正礼苦口婆心地给家属列举证据,并作严谨、科学的分析说明。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死者家属终于心服口服。

为了能作出正确的结论,陶正礼对每一个案子都精心思考,用过硬的技术仔细勘查,最终做出准确判断,维护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二十余年来,陶正礼到达各种现场3520余次,年平均出现场170余次,出具法医鉴定书3300余份……正是这组枯燥的数字,记录着陶正礼辛勤的汗水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正是这种担当和勇气,让陶正礼破解了一道道难题,翻越了一座座迷茫的高山。

 

精湛的技术  破译死亡的"密码"

 

如果说警察是走在黑白之间的人,那么法医就是走在阴阳两界的人。陶正礼常说,"案子里的人死了,怎么死的?谁害的?死人不会说话,再大的冤情也只能憋在肚子里,这就需要法医来替他说话,给他洗冤。因此,现场勘查容不得半点马虎,稍不留神就可能放过有力的证据,让被害人蒙冤,让罪犯逍遥法外。"抱着这样的态度,陶正礼凭借精湛的技术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投入工作,多次准确破译死亡"密码",成功破解多起悬案。

2001年9月,树皮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三个放牛娃中两个女孩被打死,另一个男孩被打成植物人。接报后,法医、痕迹员会同侦查员及时赶赴现场。经过对现场、尸体详细勘查发现,两死者系螺纹钢打击头部致死,面部均有数个戳洞。行凶手段残忍,且一案致死多人,影响极为恶劣。从打击的力度可以判断凶手是壮年,但对死者面部戳洞的形成出现两种不同意见。绝大多数人认为戳洞是镰刀所为,死者均被致伤工具击打头部致死,作案者可能是两个人以上。陶正礼则坚定认为戳洞和打击应是一件凶器,从损伤的形态特征分析推断工具是螺纹钢,是作案者用螺纹钢采取打击和戳击的方式形成,作案者是一人。鉴于行凶者手段残忍,应该是一起极大仇怨的报复杀人。为此,陶正礼买来冬瓜,用不同的凶器在冬瓜上做实验。在陶正礼正确的意见指导下,确定了案件性质,找准了侦查方向,很快排查出了犯罪嫌疑人,破获此案。

2005年4月,丘北县官寨乡秧补大石盆村山中发现一具男尸,经现场勘察,尸体周围有打斗痕迹,在距离尸体200余米的小路上发现成淌滴落状血迹。陶正礼在死者内裤包底部提取了微量擦拭状血迹。结合外围调查走访得知,死者当日准备到街上买牛未果,在返回家时被人杀害,初步确定为一起抢劫杀人案。陶正礼根据现场发现的成淌滴落状血迹和死者内裤包底部提取到的微量擦拭状血迹,分析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身上一定受过伤。通过大量的排查工作,官寨乡平坦村村民杨某进入了警方的视野,但杨某认为作案时无人看见,百般抵赖。陶正礼对其进行了身体检查,并抽取杨某的血液与现场发现的血迹进行DNA检测,DNA分析结果出来时,陶正礼兴奋了。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杨某还是不承认其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刑侦民警根据DNA同一认定的科学依据,果断对杨某采取强制措施,成功办理了丘北县首例零口供案件。

2007年2月,树皮乡朦胧村村民杨某被人杀死在家中床上,死者家的房子是农村常见的住房模式,可以从正房楼上通过楼梯到达死者房间。死者头部有钝器伤,房间门及门锁未见异常,且死者的儿子在母亲被害时也睡在床上,但他却未受到丝毫伤害。邻居反映死者家的几条狗平时机警凶恶,但案发当晚,他们并没有听到狗叫声。在外围调查工作没有任何进展的时候,陶正礼综合现场信息,大胆提出死者是被其亲属杀害的意见,这个意见为侦查破案指明了方向,缩小了侦查范围,最终整个案件水落石出。

凭着精湛的业务技能和无私的奉献,20年多来,陶正礼作出的鉴定没有造成一起冤假错案。因其在刑侦工作中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州的"嘉奖",先后被云南省公安厅、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和州公安局授予"优秀刑警"、"优秀共产党员"、"三基工程建设标兵"、"优秀技术员"、"刑事技术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三等功"。

 

无私的奉献   精彩的人生

 

曾经,我以为做一名人民警察就应该举枪与犯罪分子对峙。曾经,我以为做一名人民警察就应该天涯海角到处追寻犯罪分子的蛛丝马迹。曾经,我以为做一名人民警察就应该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通过近距离接触陶正礼,我们懂得了这些都不是对人民警察最好的解读。

目前公安技术人员的待遇并不高,虽然陶正礼本人早已评上中级职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职称和待遇尚未挂钩。但他从不斤斤计较,更没有因为待遇问题而放松自己。陶正礼常说,法医其实只是比医生多了身警服,比警察多了一把刀而已。代替死者说出死亡的真实秘密是他把法医事业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

家庭和事业,有时像是一个音节里两个和谐的音符,有时又像是一块磁石上相互排斥的两极。陶正礼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角色,长年坚守在公安一线的他总是付出多回报少。当家庭和事业发生矛盾时,他毅然让小家为"大家"做出牺牲。作为一名法医,案情就是命令,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案情需要,他总是提起工具箱就奔赴案发现场。

陶正礼的妻子没有工作,她在大街上摆摊卖水果补贴家用。有一次,天还没亮她就出门抬水果,因为视线不好把脚崴了,导致骨裂,医生建议卧床休息一个月,正在外地出差的陶正礼刚赶到家,又接到出警任务,还没来得及安慰妻子的他,又不得不赶赴案发现场。有一次,陶正礼和妻子蹬着三轮车去拉用做房间隔离的木板,半路上接到警情,他把妻子一个人丢在路上,自己回了警局,任妻子一个人把木板拉回家;有一次,陶正礼带着孩子到青龙山游玩,刚到山脚便接到警情,无奈的他又一次对孩子食言,任女儿含着泪水目送他离开;有一次,父亲生病住院,陶正礼促进在外没能回家,一直到父亲出院,他都没照顾一分钟……这许多的有一次让他忙碌的身影成为刑侦战线的一道风景。

作为一名警察,他爱岗敬业,是公安战线上的一把利剑;作为丈夫,作为儿子,作为父亲,他却是这样的不称职。父母生日时,他在案发现场,细致地寻找证据;夜晚来临时,他丢下妻子,在办公室里分析现场勘查笔录;孩子生病时,他还在思索案情,清理案件线索……工作上无论多苦多累,他都无怨无悔,唯一愧对的就是自己的小家。为此,妻子骂过,父母怨过,孩子哭过,但他们作为陶正礼最亲、最爱的人,在他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是站在他的身后,给他最坚实的力量,做他最坚强的后盾。做一件事最难的就是坚持。陶正礼之所以能在法医这个岗位上坚持这么多年,除了他对人民警察这份职业的热爱,还有一种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责任和担当。

陶正礼无怨无悔地奋斗在刑事技术队伍的一线上,在法医检验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个舞台虽然寂寞,却很精彩,陶正礼用他的忠诚、无私和担当浇铸了闪亮的警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