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珍老师是-丘北县第一中学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在三十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尽职尽责,默默奉献 ,赢得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诲人不倦的教育教学工作
33年来,黄爱珍始终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了把好课堂教学关,上好每堂课,她总是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备课,对教学重点、难点了如指掌,经常虚心向别人请教,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所授的课堂知识,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集中,接受的知识更加深刻。她更注重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更强调基本知识的落实,这样既能够注重尖子学生的培养,又能面向全体学生。黄老师从不歧视后进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所以一直都能得到学生的好评。
教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在实践中学习,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经有了33年的时间,教学能力的提高一直是黄老师的追求,她始终不渝地坚持向别人学习,向有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学习;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对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技巧。边学习,边摸索,边体会,边创新,边巩固,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自己长期的积累与学习,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自参加工作以来,黄爱珍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领悟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掌握了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获得了荣誉和信任。
铸满爱心的班主任工作
黄爱珍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24年,从29岁当到53岁,她一共带了十届高中教学班,呕心沥血,以身作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所带班级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她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在班级管理中,她一如既往地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不管他们学习好还是差,都会公平公正地对待她们,从不歧视他们。在她的字典里没有"差生"二字,她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实施"因材施教",让他们再次找到了自信与动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对于违纪的学生她经常"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不对学生大吼大叫,她认为学生不能一味地怕班主任,见到班主任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她虽然对学生的衣食住行都很关心,总是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她是非分明,学生表现好了她就会公开对其表扬;如果有学生违纪了,她常常将其叫到一边耐心地对其进行劝导和教育。黄老师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因为她深知放弃一个学生就意味着放弃一个人的前途命运,这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事关重大。所以,她非常重视这一点,哪怕工作再难做,她也会一直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会苦口婆心地对问题学生进行鼓励教育,最终让他们找回往日的自信与潇洒,变得有上进心。另外,黄老师还经常到学生家做家访,只要碰到那些异常贫困的家庭的时候,她就会毫不犹豫地从她那微薄的工资中支出一部分来资助贫困学生,她也因此获得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学生们都已经把她当成了他们的亲人,都尊称她为"老黄",2014级学生直接喊"黄妈妈"。
黄老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总是开动脑筋,想办法,大胆创新,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比如:;经常举行一些文艺活动,像篮球比赛、演讲比赛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大大地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在她的带领下,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所有学生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地迈向共同的目标。
黄老师还重视开展德育工作。她认为学生必须先学会做人而后才能成材,她给学生提出了一些要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正直无私,勤俭节约。在这种要求下,学生不但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理解别人,而且还学会了及时向同学援助之手。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相当高,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度负责的年级主任工作
黄爱珍担任了12年年级主任。她的工作理念是:精诚合作的工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永不言败的旺盛斗志。这是她这几年工作的制胜法宝。那么她是怎么工作的呢?就拿2011届来说吧:
注重责任意识。2011届生源差,学生基础薄弱,所以全体老师在思想上达成一致共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考不能有任何闪失,再有闪失,不谈发展,生存恐怕都有困难。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对于本届高三的学生,大家自始至终都能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从一进高三到高考结束,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特别是在云南省第一次统测以后,大家更加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教育学生从心理上增加斗志,所以全体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没有丝毫松懈,正常而紧张的学习生活规律没有被打乱。
抓好两个群体--班主任和备课组长。在本届高备考中和教育教学管理中,黄主任年级非常重视班主任和备课组这两个群体,做到了发掘集体智慧和个体特色的统一,为高考取得优越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班主任是班级的统帅和领头羊,是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抓住了班主任就等于抓住了教学管理的关键点。在高三这个关键时刻,学生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班主任通过班会、黑板报等各种途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绝大部分学生树立了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吃苦的精神、坚韧的毅力,为高考取得胜利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高考备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个人力量毕竟有限,也需要各备课组群策群力。本届高三各备课组集思广议、出点子,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有的备课组除了年级供题外,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试题、信息;有的备课组集体备课抓得非常扎实,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有的备课组勤于总结,将零散的知识整理在一起,印发给学生,大大节约了学生的时间。
总之,人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黄爱珍老师把一生的心血洒在了教育事业中,她无怨无悔、默默地奉献着,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