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丘北县“丘北纺织工”劳务品牌被推选代表云南省参加国家人社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荣获了“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和“就业带动类劳务品牌”两项荣誉,并与浙江省、辽宁省人社部门初步达成纺织工劳务合作意向,将“丘北纺织工”推向全国劳务市场。“丘北纺织工”劳务品牌的树立,是沪滇劳务协作取得的成果之一。 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颁奖现场 自2018年开展沪滇劳务协作以来,丘北县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寻找结合点,找准对接点,在上海市虹口区、丘北县政府部门、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企业对口帮扶等多方力量参与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农村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各项工作。 技能培训促提升。结合丘北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要,注重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服务、手工刺绣、农家菜烹饪、护工等培训。截至目前,共投入沪滇劳务协作资金64.9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550余人次,切实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水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沪滇协作2021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现场 岗位畅通促供需。丘北县加强与省内外企业沟通对接,通过人力资源机构收集优质岗位,借助本地官方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岗位和用工需求信息。同时,充分运用就业援助月、沪滇劳务协作、春风行动等招聘会和“就业岗位微信平台”,向全县农村劳动力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近年来,沪丘两地人社部门共开展精准岗位对接活动12次,48家上海企业联合举办40余场“沪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98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850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政策服务咨询8000余人次。 企业招聘会现场 岗位增设促就业。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兜底帮扶就业的作用,强化公益性岗位规范管理,坚持“因村设岗、因需岗位、以岗定员、总量控制、属地管理”的原则,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的弱劳力、半劳力就近就业。自2018年以来,通过沪滇劳务协作及携手奔小康项目资金的扶持,共开发安置乡村公益岗位1624人,累计投入资金1575.3万元。 车间创建促增收。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重点,通过政策宣传、优惠政策激励,打造一批“居家式”“厂房式”“合作社式”和“产业基地式”扶贫车间,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发挥东西部帮扶资金的引导作用,注入70万元资金支持丘北花米饭、特色食品加工和藤编扶贫车间等本地小微企业发展,在培育产业的同时稳定就业岗位,带动就业人员300余人,其中脱贫户180人,有效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政策补贴促稳定。对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3个月及以上的,落实外出务工奖补政策,对人力资源机构开展稳岗就业服务落实就业服务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励了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增收信心。2018年以来,共利用沪滇劳务协作资金兑现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奖补1822人132.2万元,兑现人力资源机构就业服务补贴1764人68.8万元。同时,依托两地人力资源机构,采取包车、包机专送、“点对点”等多种形式为县内务工人员出行提供便利,免费将务工人员从家门送到厂门。2018年以来,共包机2批(次)、专列6批(次)、客运专车165车(次),向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东部省市“点对点”输送8648人,实现外出务工始发地和目的地的无缝对接,确保务工人员安全到岗、安心务工。 奔赴上海的丘北务工人员 服务保障促心安。通过上海市虹口区人社局和人力资源企业的牵头,搭建东西部(沪滇)劳务协作就业服务工作站。开展稳岗就业服务5000余人次,加强对在外稳定就业人员的跟踪服务,给予丘北籍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帮扶,为外出务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发挥东西部协作机制的牵头作用,促成丘北县人社部门与上海虹口,浙江嘉兴、台州、湖州、江苏无锡、镇江、丹阳,以及广东东莞等地人力资源部门的协作联系,派驻4名在职党员干部到浙江建立2个劳务工作站,充分发挥工作站“娘家人”的作用,加强与当地人社等部门协调联系,建立两地企业用工信息交流机制,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帮扶服务。 在上海企业工作的丘北务工人员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虹口区共向丘北县投入劳务协作帮扶资金1746.8万元,实现丘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01人,其中:实现到东部结对省市就业228人,省内就近就业4080人,到其他地区就业1793人。沪滇劳务协作的多措并举,为提升丘北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率,助力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罗存艳) (编辑:刘梅 排版:钟晓明 审核: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