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鸡窝井”,折射了丘北县温浏乡干石洞行政村新安村小组的变迁。
“鸡窝井”一直是新安村的饮用水源 。据村里的老人讲,以前村里有一个仅可容纳一头水牛打滚的小水塘,因状如鸡窝,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鸡窝井”。1985年,老村长聂兴昌等村干部带领全村群众出工出劳,历经两年多锲而不舍的艰难开凿,终于“抠”出水池容量为3300立方米的水井,解决了全村的饮水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家家用上了小水窖,而“鸡窝井”作为备用水依然发挥着作用,在旱季通过水管引到各家各户,用于喂牲畜、打扫卫生等。
由于年久失修,“鸡窝井”内壁曾出现细微裂缝而渗水。2016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小组干部发动全村群众将年久失修的水井修整一新。修缮后的“鸡窝井”,与周围层林叠翠的景色相得益彰,还时常勾起在外工作、务工人员浓浓的乡情。“鸡窝井”成了新安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何结合特色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新安村结合村情村貌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以儿时记忆为主题,将群众生活场景搬上石头墙,绘制“斗鸡脚架”“跳皮筋”“滚钢圈”等上世纪80、90年代儿童经典的游戏壁画,打造富有文化氛围的美丽新安村。发动群众利用废弃的石槽、石缸、石碓种植花草,打造美丽的乡村自然景观。
2013年以来,通过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提升、村内道路建设、饮水安全保障、劳动技能培训及劳动力转移、产业利益联结等多个项目的实施,全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村小组长聂会龙说:“我们融合美丽家园‘十美家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制定了‘十美十星’评比细则,全力打造良好的民风,确保文明美丽宜居新乡村真正建成、建好、长久保持。”
幽静深远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宣传阵地、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让新安村这个百年古村蜕变成追忆乡愁的打卡地。
(罗智凡 聂永成 吴融化)
(编辑:刘梅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