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进行民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今年以来,我州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推进群团组织改革的部署要求,以丘北县为试点,聚焦“2张清单、5个整合、4项机制”创新工作体系,组建群团“机构联盟”,促进“小机构”发展从“条块分割、单打独斗”向“联动发展、联手服务”转变,形成了党建带群团、群建促党建的良好工作局面,探索出群团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文山路径”。
“单打独斗”:散小弱
长期以来,丘北县各群团机构分散在县城各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单位都有一套完整的机构体系和职能任务,都有一项项需要承担的考评任务,一系列需要开展的群团活动。然而,群团机构小、人员少,资源有限,力量薄弱,活动组织难、业务开展难、创新成效差、组织活力弱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省委政研室调研组到丘北县调研群团机构改革工作,组织召开座谈会。
据了解,丘北县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科协8个群团机构共核定编制42名,实有61人,其中,抽调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卡点、派驻劳务、巡察调研等工作人员24人,购买服务、“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达23人。
丘北县科协现有7个人,长期抽调在外3人。“单位上只剩下4个人,遇到县委、县政府召集开会,参会人员都分不过来。这4个人既要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的中心工作,又要完成业务工作,整个单位的运行很吃力。”县科协副主席、群团机构联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佳明说。而且,除了县总工会外,其他7家群团单位没有会计需要外聘,每年的总开支在七八万元,挤压了各单位有限的办公经费。“之前,县科协只有两个党员,成立党支部的条件都还达不到,我调来科协后,达到3个党员的条件才成立了党支部。由于支部党员人数少,活动单一,个别党员抽调后相关的活动还不能正常开展。近年来,县上安排的工作任务重,每块都要兼顾,强边固防、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爱卫创卫等考核都要按时按质完成,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而我们自己的业务工作亮点不多。”王佳明很无奈。
县科协的窘境,是丘北县群团机构的一个缩影。县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龙成艳告诉记者:“我们单位有6个党员,抽调出去3个,剩下3个,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以及七城创建、爱卫创卫志愿服务活动人数非常少,效果很不明显。”除了负责办公室的综合工作外,龙成艳还要承担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工作,压力非常大。“每逢周末只敢休息一个上午后就一直在办公室加班。尤其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那几年,除了财务外,所有工作全部压在我一个人的头上,相当于一个人做了五六个人的工作。”龙成艳坦言。
“五个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针对群团机构人员少、力量薄弱,仍要忙于大量的行政事务,群众优势发挥受限、履职负担较重的问题,今年4月10日,丘北县委、县政府发布《丘北县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组建群团“机构联盟”的实施方案》,吹响了群团机构改革的号角。
群团机构联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州委组织部部务会对丘北县群团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通过组织部长会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工作座谈会、调度会等进行常态化调度,及时研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改革蹄疾步稳。丘北县委制定印发《丘北县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带群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成立丘北县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组建群团“机构联盟”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0个专项小组,具体协调抓落实。组建了群团机构联合委员会,由县委副书记担任主任,8个群团机构主要领导为成员,构建整体联动、融合协作的“大群团”工作格局。联合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县总工会,由1名群团单位副科级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从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选派8名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办公,形成“1+8”即1个联合委员会办公室+8个群团机构的运行模式,将“小作战单元”联成“大作战团体”,进一步激发群团机构活力。
丘北县直机关工委到群团机构联合委员会办公室开展2022年机关党建考核工作。
在保持各群团机构原有隶属关系、机构编制总体不变的前提下,逐步推动各群团机构人员、经费、资产、办公场所、挂联对象5项内容重新优化整合资源配置。通过整合,人员得到充分利用,选派业务骨干、贡献固定资产组建群团机构联盟作为工作运转的“指挥部”,有效改善了“有人无事干”和“有事无人干”的困局。比如,针对群团机构人员紧缺问题,结合共性工作事项,探索实施错位设岗,即“1个文员管收发,1个会计做全账,1人参会领任务”,着力实现编制资源的高效利用。经费上实现共性活动费用均摊,在减少部分资金重复开支的同时,将各群团机构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发挥最大效益。比如,打造共建共享“联盟”+个性特色文化阵地,有效降低行政支出成本。在资产上实现部门间调剂共享。比如,合理分配群团机构办公用品使用、打印机租用、档案、仓储等功能场所作为群团联盟“作战分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资产利用率提升,使“小机构”资源充分“活”了起来。在办公场所上实现统一集中办公地点作为群团联盟“总根据地”,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仓储等各类功能室等场所统筹使用、共建共享。在挂联对象上按照相对集中统一的原则逐步推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创文创卫等工作挂联点向同一区域或相邻区域集中密织群团联盟“共同阵线”,有效解决群团机构人员少、资金少、力量弱,带动帮扶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丘北县委组织部召开群团机构党建带群建工作联席会议。
“四项机制”提升工作效能。着力在“议事协商、共建共享、分工协作、财务统一”等四个方面创建一体化协作机制,持续提升工作效能。突出党建引领。8个群团机构订立同盟,共守盟约,深化“党建链+业务链”融合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带准政治方向、带优组织体系、带动作用发挥、带深群团改革,实现党建带群建工作有机融合发展,“拧线成绳”带动效应持续叠加。聚焦体系重塑。搭建“总根据地”“指挥中心”“作战分队”“共同阵线”四位一体工作体系,采取“统一部署、日常调度、分队作战、集中督查、云上反馈”方式压实责任,形成“呼必应、应必战、战必果、果必报”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整体联动。通过机构搭台、合作共赢、协调联动的方式,推行以“理论联学、工作联促、活动联办、队伍联育、机制联创、资源联享、考核联评、作风联抓”为内容的“八联”工作法,推动深度融合,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工作落细落实,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抱团取暖”:“小馒头”做成“大蛋糕”
为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群团事业发展的优势,丘北县组建群团机构党建联盟,提高群团机构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王佳明说:“有了党建联盟,参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道德讲堂等活动的人员从以前每家单位三四个人到现在的30多人,仪式感强,分享感言人数增多,内容丰富,效果明显。”
群团机构联盟统一开展主题党日升国旗、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8家群团机构工作性质、服务对象都有交叉、重叠,党建联盟改变了以往各单位单打独斗各自建立基层组织的模式。团县委、县妇联依托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妇女、青年等基层群团组织覆盖面,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极大地优化了工作方式方法。目前,县妇联在医药、学校、物流及新兴行业领域建立了28家妇联组织。工青妇三家单位“抱团取暖”,今年4月份以来,“两新”团组织创建58个,同比增长242%。
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丘北县妇联在官寨乡山心村小学开展慰问活动。为发挥群团机构的联合带动作用,群团办组织8个群团机构领导和志愿者到官寨乡山心小学共同参与。经各群团机构主动对接争取物资,联合大唐丘北新能源有限公司、丘北县女企业家协会、丘北青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为学生们送去212条儿童牛仔裤、155件儿童珊瑚绒外套、72件男外套,价值5000元的学习用品和价值18000元的红领巾、篮球、排球、毛巾、洗手液、笔、作业本等物品。王佳明告诉记者:“通过联合献爱心,不仅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也让慰问活动比每家单位单独开展的效果更好,影响更广泛。”
群团机构联盟组队参加全县2022年龙舟赛。
6月份,丘北县举办第六届“中国云南·普者黑”职工传统龙舟赛,要求每个参赛队限定11人。没成立群团联盟之前,群团机构受限于人员少无法组织参赛。实施改革以来,群团单位人员共计61人,择优挑选组建了两个赛队,并在60多个参赛队伍的包粽子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一系列“报团取暖”活动的开展,既增加了群团机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撕掉了群团机构在以往赛事中“散小弱”的标签。
今年8月,8家群团单位联合共同打造安康家园党群服务中心和常青社区服务中心。通过统一组建一支服务团队,搭建服务平台、丰富活动载体、合力打造服务品牌,按照“走在前列、彰显特色、创业帮扶、共建共享”的服务要求,共同促进群团工作发展,打破各自为营的局势。
“两张清单”:激发活力
群团机构除履行本职业务工作外,还要常规开展党风廉政、意识形态、机关党建、民族团结、法治建设、安全生产等日常考核事项共计20余项,其中共性事项占比60%。为进一步减轻群团机构工作负担,凸显各单位的主责主业,群团机构联合委员会通过建立“共性+个性”两张考核清单,逐步提高共性考核占比,采取联考联评“一本台账考所有”。
目前,通过联合委员会办公室发挥双向对接的职能作用,针对共性和个性考核指标作进一步区分和明确,不断提升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7个专项考核单位均对群团机构联盟印发了考核办法,其中,平安建设、民族团结、安全生产3项工作实现全共性指标考核,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责任制等领域均实现共性占比不低于60%的要求,最大限度为群团机构减负,不断提升机构运行效率。
“个性”清单聚焦主责主业,重点考核专项业务,彰显业务特色。“两张清单”不仅大幅改进了冗繁复杂的考评形式,扭转了耗时费力的低效作风,而且有力地引导小机构将工作重心放在业务创新、提质增效、争先进位上,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自今年4月实施改革以来,群团机构联盟共精心组织开展“共性”考核活动6次,累计撰写各类活动信息46期,接受专项检查4次,共性考核工作全部照单完成,进一步提升了各单位工作运行效能,有效地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走深走实。县残联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成福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深入基层服务残疾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还扩大了服务面。”
实施“两张清单”考核后,群团机构的工作量减轻了60%。龙成艳说:“我们的工作量减轻后,人的精气神提高了很多,干工作有一种‘攀比’的心态,大家纷纷向做得好的职工学习,不仅职工之间,单位之间也有‘比学赶超’的氛围。8家单位拧成一股绳,有问题好沟通、好协调,解决问题也很快。”
群团机构联盟集中到平寨乡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活动。
通过群团办统筹实施共性活动,让各群团单位的主责主业更聚焦、更出彩。县工商联动员引导民营企业捐款捐物折合716万元参与“5·27”山洪灾害灾区恢复重建、12所“希望澡堂”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借“万企帮万村”行动,安排95家民营企业挂联95个行政村助力乡村振兴。县总工会与智拓培训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成立由总工会直接指导的“丘北县创业就业孵化中心”,帮扶26人创业成功,带动就业274人,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团县委创新组织开展“丘雁向北”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吸引262名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参与基层、机关、部门工作实践,今年发放创业贷款440万元,带动就业50人;“贷免扶补”贷款发放55户,发放金额91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70人,任务完成率位居全州第一。县妇联持续推进完成28个“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助力绿美村庄建设,创新开展巾帼“半小时”庭院绿化美化,“最美家庭”、“绿美家庭”评选活动被省级媒体刊载宣传。县科协打造的科普+旅游“一廊四区”项目得到省州科协领导的肯定并多次到丘北开展实地调研;县文联在双龙营镇成立了全州首家乡镇文联,更好地发挥好文艺服务人民群众的功能。县残联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城乡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数、辅助器具服务均高质量达标完成。县红十字会积极组织应急救护培训、救护员取证培训、“9·9公益日”募捐、“三救三献”等多项工作,这些工作在全州位列前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丘北县群团机构改革持续增强群团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进一步锻造了群团工作的立身之本、政治之魂、奋进之力、活力之源,为引领全州群团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贡献了“文山之治”的创新模式。
(记者:魏兰/文 图片由丘北县群团机构联盟提供)
(编辑:郭韦 排版:尹颖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