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县腻脚彝族乡紧密结合当前乡村发展的实际和村民认知水平的提高,通过建立规则明晰的诚信体系,让村民诚信行为有抓手、可量化,大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推动乡村治理从抽象概念走向具体化。
“细”抓建章立制,下好整体谋划“先手棋”。腻脚乡按照“什么陋习严重就针对什么,什么标准可行就细化什么”的原则,制定出台《腻脚彝族乡诚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把环境卫生、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发展经济、公益义务、思想道德等内容进行量化考评,同步设置“等靠要”、道德失范、违规违纪、破坏稳定等失信惩戒项目。同时,把诚信体系建设内容作为修订村规民约的规定条款,经群众会表决通过后,形成“我签字、我承诺、我执行”的长效机制。
“广”抓宣传发动,下好共识凝聚“关键棋”。大张旗鼓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通过街道上“挂”、群众会上“讲”、喇叭上“播”、微信上“传”等方式,全方位宣传诚信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指标、失信行为表现、考评方法步骤、结果运用,累计召开群众会15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播放音频4000余小时,“面对面”宣讲2万余人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诚信概念、执行意识和契约精神。
“实”抓民主评议,下好一体推进“致胜棋”。建立规则明晰的诚信评分体系,以户为单位,设置基础分为100分,在此基础之上实行扣分制,另设加分项,细化分值项目,采取“一月一评定、一月一公示、一年一考核”的方式,由诚信体系考评小组按照月评表、年评表进行现场测评,再经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联合审核群众诚信考核情况,及时将考评结果对外公示,有效将评分与群众责任义务挂钩,让诚信建设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促使乡村治理从抽象概念走向具体化。
“常”抓责任落实,下好基层治理“联动棋”。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牵总把关作用,实行“双签字”制度,诚信体系考评小组在完成月评定和年考核后,均需把月评表及年考核表交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双签字”认可,并加盖村党支部公章、村小组诚信章后方能上报村委会进行审核确定考评结果。群众到村、到乡办事须携带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双签字”并盖有支部公章、诚信章的同意受理证明书才予办理相关事宜,不断提高村组干部的公信力,增强其身份认同感、身份荣誉感,激发村组干部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动力。
“严”抓结果运用,下好激励惩戒“长远棋”。充分发挥好评分结果的激励和惩戒作用,让诚信评分“四两拨千斤”。对信用体系良好的家庭,可优先享受利率优惠的金融服务,优先得到产业补贴、低保享受等政策扶持;对列入“失信名单”的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暂缓办理出具证明、加盖公章等手续,减发或暂时停发其享受的低保、“五保”、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等政策,取消或缩减其产业扶持;对年度未列入“失信名单”的村民小组,由乡党委政府命名为腻脚彝族乡诚信村,在产业发展、道路硬化和养护、路灯安装和机耕道路、文体设施、供水管网、人居环境建设、金融扶持等项目和政策上给予优先安排。年度累计列入“失信名单”达本村总农户数10%以上的,在产业发展、道路硬化和养护、路灯安装和机耕道路、文体设施、供水管网、人居环境建设、金融扶持等项目和政策上暂缓考虑,努力打造了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
(丘北县委组织部)
(编辑:刘梅 排版:尹颖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