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自开展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以来,丘北县高度重视,将石漠化防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县政府对各相关部门和项目乡镇的目标考核内容,确保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顺利推进,让荒山石山都变成了群众的“金山银山花果山”。
谋好“蓝图”,用好“指挥棒”。按照“一个发展目标,坚持五条原则”搞好石漠化治理工程的规划。即:以恢复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治理目标;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科学防治、依法治理;坚持整合资源、集中连片治理,统筹掌握治理资金和任务,综合运用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种草养畜、林药结合、基本农田和水利设施及农村能源建设等措施,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既要用好用活有限的工程资金,更要确保治理面积,实现治理目标。
筹好资金,用好“助推器”。整合涉及工程建设的发改、林业、水利、农科等相关部门资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面上+精品工程建设。在管好用好有限的工程治理资金的同时,整合了水土保持、农村安全饮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农村建设等工程项目到石漠化治理工程区实施,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累计完成投资3626.9万元,完成人工造林38854亩,封山育林142915亩,坡改梯1082.5亩,小水窖334口,田间生产便道26.16公里,人工种草1520亩,棚圈建设4700平方米。
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方向改变。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工程实施完成后,将增加有林地面积1.3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 220平方公里,蓄水保土能力得到增强,水土流失量逐年减少。增加收入。通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建设,年可增林业产值600余万元;农业及水利措施的实施,年可新增粮食20余万公斤。增加就业机会。工程的建设,为项目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靳伟欣)
(编辑:骆丽)
请输入验证码